prev
next
.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建筑防雷装置轻视不得 科学防雷降风险保安全

     雷电是大气中超强的放电现象。雷电的发生大多数与雷暴云相联系。典型的情况是雷暴云上半部带正电荷,下半部带负电荷,当正负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击穿空气并释放大量能量,产生闪电和雷声。

    从雷电发生的空间位置来划分,可分为云空闪、云际闪、云内闪、云地闪。其中云地闪是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主要根源。从雷击灾害角度讲,雷灾主要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指由于闪电直接击中目标物而造成的破坏,如建筑物损坏以及最近的森林雷击火灾事故等,都是直击雷造成的。而感应雷是在雷电放电过程中,强大瞬变的电磁场对附近的电气、电子设备等造成破坏,这种灾害占到了所有雷灾的80%以上,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

    如何做好建筑防雷,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记者采访了从事防雷行业20余年,对防雷行业有着深度了解的雷电防护高级工程师、广州市应急局、汕头市应急局的特聘防雷专家陈青山。

    陈青山表示,传统建筑物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一种是新、改、扩建筑物,也就是还在建设过程。我国防雷的管理及相关规范的编制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2005年之前建成的建筑物,由于在建设初期缺乏防雷的概念,未有规范化的管理,所以很多建筑物基本无任何防雷设施。2005年之后建成的建筑物,虽然大部分有直击雷防护设施,但由于缺乏日常维护保养,存在不同程度的锈蚀情况,失去防雷效果。且大部分建筑无防雷电感应、防静电感应措施。加上建筑物天面后期增加的附属设施未做好雷电防护,如水箱、栏杆、广告牌、通信基站、天线等金属物,容易引起雷击事故。再者部分建筑物改变原有建筑结构,搭建金属结构板房等,破坏原有的防雷设施,降低防雷效果,这些都会增加建筑物受雷灾的风险。

    新建建筑物由于部分设计、监理、检测机构缺乏相关防雷知识,加上施工单位的水平参差不齐,非专业的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加之检测单位的技术水平及责任心也参差不齐,导致了该做的工作未做,不该做的乱做,未能在建设过程做好防雷的第一步,使得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埋下先天不足,存在严重的防雷安全隐患,致使后期投入使用后整改费用高,难度大。

    他还表示,防雷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从18世纪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风筝实验认识雷电开始,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一套以接闪、引流、泄放、屏蔽、等电位、过电压保护和安全距离等相对成熟的雷电防护理论。广东省是多雷区,目前一般普通建筑物严格按照规范的防雷技术要求施工,基本能抵御和减少大部分的雷害,但实际实施安装的过程中,存在设计不合理、施工过程偷工减料,不规范以及后期建筑物功能改变,设施增加等,都会影响到建筑防雷水平。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物内部出现了更多专业系统及设备,如智能化系统等,同时,建筑物的形状及功能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而现行主要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标准未有更新,与其他系统专业规范缺少技术上的配合,此外,超高层等特殊建筑,其规范中的相关要求较少专家论证,因此防雷技术需要及时的修订和统一。


上一篇:辽宁:开展气象部门内部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单位整改情况抽查

下一篇:青海省海南州气象局联合应急管理局开展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专项执法检查